咨询热线 

0411-6597704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

明星下车时间与咖位关系揭秘:晚下车者地位更高?
日期:2025-10-09    来源:九游体育

娱乐圈新现象:明星番位争夺战升级,谁先下车咖位就大?

没想到,内娱又出现了新花样。

近日,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,内娱的番位之争已从明面上的竞争转变为暗地里的较量——比如,有些演员竟然开始和“房车”较上了劲。

“房车有什么好较劲的?”

“他们互相看谁先下房车,谁先下房车谁就输了,谁晚到现场谁咖位就大。”

听起来荒唐,但这却成了娱乐圈内不少人的默认“潜规则”。

明星们为了番位撕得有多疯狂?

内娱的番位之争由来已久。

从早年的经纪公司间的博弈,到近年来的粉丝“逼宫”,不少作品,尤其是大制作背后,都离不开“撕番位”这三个字。

那么,番位究竟是什么?

简单来说,番位是影视剧片头和片尾的演员姓名排序;复杂点说,番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“咖位”,与金钱、权力、资源紧密相连。

比如,张三、李四、王麻子要合作拍戏,张三人气高,李四演技派,王麻子是关系户,这顺序怎么排?

每个人都想当一番。于是,张三的粉丝在微博上写小作文,怒转十万条威胁剧组:“看谁敢欺负我哥哥”;王麻子团队给制片人打电话,冷笑:“我家麻子可是平台方的人”;李四没后台,那他八成就排到最后了。

于是,李四排第三,张三和王麻子平番,在片头两个名字一横一竖同时出现,三方皆大欢喜,全剧终——才怪。

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从签下合同的那一刻才刚刚开始。

“有一定话语权的经纪团队在看剧本时会考虑哪个角色更容易火,定下角色后又想改戏加戏。”制片人朱叶(化名)告诉记者,明星撕戏份已是家常便饭。

她透露,某大IP改编的古装剧剧组就“很不太平”。三位主演每个人都自带编剧进组,天天“原创”戏份,为了抢高光打得不可开交。导演更是和其中的一番男演员因为一场戏“杠上”,剧组停工停了好几天。最后剧播出来反响平平,反倒主创人员大受“工伤”。

不过,明星撕番战中受“伤”最重的还得数宣传部门。只要影视剧进入发行阶段,无论是主演姓名的排列顺序,还是“双男主”“群像剧”等表述,都是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

台相关文件

朱叶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“趣事”:当年某双男主剧开播前举行发布会,AB两位男演员窝在休息室不肯上台,矛盾点源于官方发布的一条微博。A方不满“双男主”三字,B方则要求坚持该表述,双方僵持不下。

“直到该剧制片人大发雷霆,强势放话,说‘今天不上台以后都别上台了’,两位‘大咖’才闪亮登场,还在台前演了一出兄友弟恭。”朱叶讽刺:“有些明星在剧组里业务能力不咋地,媒体镜头前倒是挺爱演的。”

谁晚下房车谁咖位大?这实在荒唐!

在“撕番”大战愈演愈烈,各界口诛笔伐之际,有关部门重拳出击。

2025年12月22日,广电总局出台相关文件,提到演职人员在电视剧的署名方式、顺序、位置等由聘用合同约定,制片人应在与演职人员签署聘用合同时就署名问题进行沟通和约定,规避争排位等署名纠纷的发生。

霎时间,“撕番”现象似乎一度偃旗息鼓。然而,对于部分明星来说,“人淡如菊”不过人设,“不争不抢”都是浮云,明面上不能撕,暗地里较的劲儿可还真不少。

制片人向前(化名)告诉记者,如今主角之间的“撕番”战已蔓延到了片场中。她透露,某部青春偶像剧开拍时,男女主竞相以迟到为傲:认为谁先下房车谁就输了,谁晚到现场谁就咖位大,喊演员到位要喊半天,让制片组头疼不已。

就此,记者联系著名编剧汪海林。“房车谁先下的问题太小儿科了,肯定是有这种情况的。”汪海林认为,此类现象并非今日才有,也并不让人意外,本质是某些演员通过“先后顺序”,来展示自己的“腕儿大小”。

他直言,在剧组中,某些“大腕”非常讲究论资排辈,小小一个“化妆间”,都有可能成为名利场。“你要先到了化妆间,你可以先化,但‘腕儿’来了以后,你必须停下来。不管你化了多久,必须暂停让他先化。这就是‘腕儿’的特点,他不能等别人,是你们等他。”

“腕儿”难搞,“腕儿”的经纪团队往往也不遑多让。曾负责某一线流量小生经纪工作的林静(化名)告诉记者,剧播期间,各方团队会争夺宣传资源,“比如哪个地方番位写得不对,哪块热搜少了,哪一集艺人镜头太少,都会一一列出来。”

林静回忆,一次,新剧杀青后,该小生认为对手戏演员呈现得更有魅力,担心剧播之后被对方“艳压”——团队给出的应对方式是提前预备通稿、买热搜、下水军。“两方都很在意彼此的动态,甚至会关注对方发什么微博,以及对方新剧的反响,都生怕对家超过自己。”

除了紧盯对手,业内还存在部分不正当竞争行为。林静举例:曾有甲男星凭借双男主剧走红,随后乙男星出演同类型题材剧,两个角色人设类似。甲方粉丝认为双方有撞型冲突风险,大肆买黑通稿攻击乙方,实现提前“防爆”的目的。

“粉丝觉得这是泼天的富贵,谁接住谁就是下一个大爆的人。明面上的事儿是粉丝做,但里面肯定也有经纪团队的添油加醋。”林静直言,经纪团队对于粉丝撕番位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静待坐收渔翁之利。很多事看起来是粉丝行为,但团队往往心知肚明。

说来也怪,早已功成名就的艺人,为何还要费尽心思争夺?答案其实很简单——“这个圈子,就是一个名利场。”

比流量不如比作品,争番位不如争奖项。品质当道,演技说话,番位靠边,流量退位。部分演员如果仍沉迷虚幻光环,囿于“番位为王”,市场也将不再买单。

管你小牌大耍,自诩顶流大咖,房车早晚要下,不尊重观众的演员也早晚会“垮”。